【回眸2024·我們一起走過】?
2024年是實現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,也是應急管理工作經受嚴峻考驗的一年。
這一年,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,全面構建“五大體系”,生產安全事故“四項指標”全面下降,安全形勢總體平穩(wěn);
這一年,妥善應對2輪次強降雨過程,主汛期未發(fā)生人員傷亡;
這一年,扎實推進主動創(chuàng)安主動創(chuàng)穩(wěn),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,6個保交樓項目全部交付,23個保交房項目交付率91.8%;
……
武威市應急管理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,生動詮釋了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崇高理念。
開展油氣長輸管道安全聯合檢查
科技賦能高水平安全
早一分鐘搶通災區(qū)與外界的通信聯系,就意味著多一分生還的希望。如何用科技的力量,構筑起生命的防線?智慧應急是一個答案。2024年,武威市依托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,不斷破解發(fā)展難題,應急信息化平臺不斷搭建完善,推動應急管理效能實現質的提升。
在重點危化礦山企業(yè)視頻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內,可對全市危化、礦山重點企業(yè)進行24小時全方位視頻監(jiān)控,隨時掌握企業(yè)安全生產現狀。在安全生產智慧監(jiān)管信息平臺,可動態(tài)掌握全市重點監(jiān)管企業(yè)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情況。在氣象防災減災服務系統(tǒng)內,可隨時掌握天氣情況和氣象預警預報,為突發(fā)災害指揮調度提供數據支撐。
過去一年,武威市進一步完善貫通災害信息員五級的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(tǒng),形成硬終端加手機(電腦)會議軟件模式,將應急指揮調度網絡延伸至全市10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和村社、重點企業(yè),2428名村組災害信息員,打通了應急指揮調度可視化“最后一米”,為有效預防和妥善應對事故災難提供了信息化支撐。
開展地震科普宣傳活動
守牢安全生產底線
“電熱取暖器上為啥不能烘烤衣物?”“面臨火災,如何逃生?”“滅火器、墻式消火栓如何正確使用?”“基本的急救知識你知道哪些?”去年以來,武威市以“5.12全國防災減災日”“6月安全生產月”等主題宣傳活動為載體,依托消防主題公園、公交車、科普教育基地等,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,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
安全生產,一頭連著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一頭連著經濟發(fā)展和社會穩(wěn)定。2024年,武威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“總閥門”,置于改革、發(fā)展、穩(wěn)定大局的重要位置。
市委、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,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及國、省有關會議精神,聽取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工作匯報,研究部署重點工作。結合實際制發(fā)年度應急管理、安全生產、防災減災、防汛抗旱、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要點,細化分解任務,落實責任措施。
與此同時,制定下發(fā)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25個子方案,分解細化“八大行動”35項具體工作任務。針對危化、礦山、工貿等重點領域,扎實開展百日督導檢查,強化春節(jié)、國慶等重點時段安全督查,督促企業(yè)完成隱患問題整改,推動企業(yè)安全生產風險不斷降低。深化道路交通、礦山、危化、建筑施工、消防、燃氣等重點行業(yè)領域安全整治,切實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此外,結合建設項目安全風險高、事故易發(fā)等特點,全市各級各部門上下聯動、部門協同,“三聚焦、抓關鍵”不斷增強安全意識、提升管理實效、強化源頭管控,全力防范化解建設項目各類風險隱患,全力護航重點項目建設。
開展武威市2024年度抗震救災綜合應急演練
抓實抓細防災減災
過去一年,武威市積極探索構建“全面+系統(tǒng)+科學”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,全方位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。
全市應急管理系統(tǒng)堅持“上下聯動、緊密銜接”的原則,健全完善地震、地災、防汛、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各類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應急處置預案。落實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“周研判周落實周報告”工作機制,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行動日報告日提醒機制,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。落實全市防汛責任人,制作暴雨、沙塵暴、寒潮、道路結冰等14類44種預警信息模板,提升預警效率。印發(fā)《武威市應急管理局防范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處置流程》,完成7輪次強降溫降雪天氣防范應對工作。
提前5個月完成全市10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、1128個村(社區(qū))“七有”“五有”建設任務,修訂完善鎮(zhèn)級預案626部、村級預案1530部,建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應急救援隊伍102支5186人。建立指揮調度、部門區(qū)域協同聯動機制和重大事故災害社會救援力量動員機制,與駐武部隊簽訂服務合作協議,實行應急消防聯合值守,修訂完善《突發(fā)災害事故緊急信息報送流程》,不斷提升事故災害應急處置效能。爭取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層防災項目資金4937.85萬元,為4個縣區(qū)102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配備森林(草原)火災撲救、地震地質災害救援等物資裝備3431臺套。應急管理隊伍持續(xù)壯大,應急保障和基層應急能力不斷夯實。
又踏層峰辟新天,更揚云帆立潮頭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全市應急管理系統(tǒng)將持續(xù)推進主動創(chuàng)安、主動創(chuàng)穩(wěn)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威。(新武威記者李興菊 王舸)